國資委網站:武光亮 甘于奉獻的兵工工匠 |
||
|
||
那一年,他18歲,走出技校,來到山西北方機械公司成為一名普車深孔鏜工。每天一身油跡一身汗,還要面對“看不見、摸不著”、不下苦功很難學會的內孔鏜工技術,他沒有退縮,給師傅張玉海說:“我會干一行、愛一行,給自己培養(yǎng)個興趣”。他就是武光亮,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一機集團山西北方機械公司90后深孔機加工員。深孔加工是山西北方機械公司的核心技術,武光亮所負責的深孔鏜工工序是其中的關鍵。就在這樣一個極為重要的崗位上,武光亮苦心鉆研,十年磨一劍,練就精湛技藝,主動攻克多項加工難題。 苦心鉆研 錘煉工匠技藝 因公司產品材料的特殊性,外購刀具一般都要經過專門刃磨才能使用,刃磨刀具是加工前準備工作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熟練掌握刃磨技術,弄清楚刀的槽形、深度、寬度、角度等磨到什么程度最合適,武光亮一邊跟著師傅用心學,一邊自己反復琢磨、練習。多年來,針對不同設備、產品,他在刀具上不斷進行鉆研,收獲很多。武光亮曾經量過國際深孔協會做的同類刀具,刀的寬度、深度比例竟然和他處理過的刀具數據一樣,而他之前從未接觸過國際深孔協會的刀具。 武光亮說,“國內材料越來越好,加工難度越來越高,不進步則意味著自己已經退步了。我們不能閉門造車,要不斷關注行業(yè)的發(fā)展,這樣才能加工出最好的產品?!睘榇?,他不放過任何學習提升的機會。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在減小共振、刀具導向方式方法等方面積極創(chuàng)新;遇到問題,除了向師傅請教外,還經常向行業(yè)內的專家請教;平時沒事就打開“愛學術”APP或到網上搜索深孔加工的相關資料來學習,關注行業(yè)前瞻性信息動態(tài),包括國內技術以及德國、日本、瑞典等國外先進技術。從設備到刀具,從材料到加工方法,沒有他不感興趣的。就在這樣永不停止的學習與鉆研中,武光亮的技能水平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凡是他加工過的產品,能做到絕對“直”和“圓”,如5米長的管體,前后最大公差是7絲,而他能加工到公差1絲。 專治“疑難雜癥” 展現創(chuàng)新精神 工作多年來,武光亮憑借自己高超的技能水平,主動解決了多項“疑難雜癥”,善于鉆研創(chuàng)新,走出了很多新路子,不僅為公司節(jié)約了成本,而且有力地推進了公司軍民品生產任務的完成。 2020年,某刀體上的鋒鋼件磨損厲害,新的鋒鋼件又因疫情影響不能馬上購回,而生產一天也不能耽擱。武光亮急生產所急,馬上在材料、尺寸、走刀等方面動起了腦筋,經過仔細觀察研究,決定用鐵件代替鋒鋼件,再在鐵件上鑿出兩道槽線,上面加一塊合金件,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這項緊急情況下的小技改,在生產中使用了一年時間。近年來,他解決了某部件深孔形位公差變形難題,一次交驗合格率100%;總結薄壁管加工經驗,解決了變形及壁厚差超差問題,尤其是在加工某產品時,薄壁僅1.5mm,而且是七邊形,在管類零件加工中,難度可謂前所未有,他不懼困難,專心投入研究,從裝夾著手,減小共振,鏜完前后僅差1絲;巧妙設計工裝,減小震動,從根本上解決了深孔加工內徑震紋問題;為節(jié)約成本,他積極投入技術創(chuàng)新,自己花錢購置試驗材料,通過無數次地試驗分析,最終證明一種名為聚四氟乙烯的定位導向鍵完成可以代替常用橡膠導向鍵,不僅成本低、消耗小,還能有效保證機床運行的穩(wěn)定性和產品精度;還攻克了超高硬度合金鋼、紫銅、不銹鋼等材料深孔加工難題;突破機床加工尺寸極限,大膽采用改變連接方法、加大刀桿托架、隔離刀桿前后共振扭力等方法,成功完成6米以上管體加工。這樣攻克難關、勇于創(chuàng)新的例子在武光亮的工作中實在太多了。 生產線上有名的“牛脾氣” 在同事們的印象中,武光亮中午經常搬個小板凳守在機床旁吃午飯,晚上加班到十點的同事都走了,他還在加班,大家都說他真是個“牛脾氣”,有活就著急,干起來就停不下來。 深孔鏜工走刀要一次性走完,否則會留下明顯的停車痕跡,嚴重影響產品精度。然而有的新產品得十幾個小時才能加工完成,武光亮經常中午、晚上不能按時休息。深孔鏜工每換一次工件就要換一整套工具,包括刀頭、刀桿、導向套、緊固套、卡盤爪、螺桿爪等,一整套換下來差不多得一個小時。各種工具輕則三四十斤,重則七八十斤,加之大機床裝夾緊、卡盤大、貨又重,手工搬上搬下非常費力,換完一整套人往往累得夠嗆。在武光亮的辛勤付出下,一批批高質量的軍民品管件順利轉到下道工序。 武光亮常說:“作為新時代的兵工人,我很自豪,我會繼續(xù)提升技能水平,不斷創(chuàng)新,做好傳幫帶,為打造世界一流裝備貢獻我的微薄之力。”愛崗敬業(yè),勤奮上進,勇于創(chuàng)新,甘于奉獻,武光亮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兵工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一曲動人的青春之歌。 |
||
關閉窗口 |
| ||
| ||